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罗医生您好,想跟您说下我父亲的情况。他这段时间瘦得特别厉害,吃饭也没胃口,吃不下多少东西,整个人看起来一点精气神都没有,我们看着都着急。之前听一个亲戚说,他之前也有类似的问题,在您这儿调理后好了很多,特意让我来找您问问。想请您帮忙看看,我父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,麻烦您了,谢谢。经常碰到这样的粉丝:平时饮食不规律,饥一顿饱一顿,再加上劳累过度,身体慢慢就出了问题。最明显的是胃口变差,吃不下东西,人也越来越没精神,时间久了还会日渐消瘦,整个人看起来蔫蔫的。这其实是身体里的正气受到了损伤,尤其是脾胃的功能变弱了,原本应该向上运行的气反而往下走,吃进去的食物没法正常消化吸收,堆积在肚子里,堵得慌。
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,要么觉得是胃里有火,要么以为是吃多了不消化,随便找点消食的药来吃。轻一点的就用些砂仁、山楂之类的,重一点的甚至用大黄、牵牛这些泻药,结果呢?肚子越吃越胀,人也越来越虚,有的还慢慢拖成了更麻烦的毛病。其实啊,这种问题的关键不是消食或者泻火,而是要把往下掉的气提上来,让脾胃重新动起来,这样消化功能才能慢慢恢复。
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脾胃就像家里的灶台,负责把食物 “煮熟” 变成营养输送到全身。如果正气不足,脾胃的火力就不够,气又往下沉,相当于灶台的火苗越来越弱,锅里的东西自然煮不熟,堆积在那里就会出问题。这时候如果再用泻药,就像把没煮熟的东西倒掉,看起来暂时清空了,但灶台的火更弱了,下次还是煮不熟,反而让脾胃更受伤。
那该怎么调理呢?关键在于 “补” 和 “升”。补就是补充脾胃的正气,让灶台重新有足够的火力;升就是把往下掉的气提上来,让身体的气机恢复正常运行。我通常会用一个兼顾这两方面的方子,用的是党参 30 克,黄芪30 克,柴胡 9克,升麻 15 克,当归 12 克,陈皮 6 克,炙甘草 6 克,白术 15 克,茯苓 10 克。
这里面,党参和黄芪是核心,就像给灶台添柴加火,能直接补充脾胃的正气,让它们有力量去运化食物。白术和茯苓能帮着脾胃干活,白术偏重于健脾燥湿,让脾胃周围不那么湿乎乎的,茯苓则能渗湿健脾,两者配合,让脾胃的功能更好地发挥。当归的作用是养血,因为脾胃功能差了,气血生成不足,适当补点血,能让身体的 “燃料” 更充足。柴胡和升麻这两味药很关键,它们就像一双向上托举的手,能把往下沉的气提上来,让气机恢复向上的动力,这样脾胃运化起来才更顺畅。陈皮能理气,防止补药太多导致气机壅滞,让整个方子补而不腻,就像给房间开了个小窗,既能保暖又不至于闷得慌。炙甘草能调和所有药的药性,让它们配合得更默契,还能帮着补脾胃。
可能有人会问,这些补药会不会让人觉得更胀啊?其实不会,因为我们用了柴胡、升麻来升提气机,还有陈皮来理气,就像给装满东西的袋子开了个口,再往上提一提,里面的空间就通畅了,反而不容易堵。要是把党参、黄芪去掉,只靠柴胡、升麻来提气,就像用细绳子去提重物,根本提不动,效果会大打折扣。当然,根据每个人的情况,这些药的用量可以稍微调整,比如体质特别虚的,黄芪可以适当加一点,要是平时容易上火,柴胡的量可以少一点,但核心的补和升这两个思路不能变。
还有人担心,用了升提的药,会不会让身体里的浊气也跟着上来?其实这种情况很少见,除非本身是另一种情况,比如左边的脉象比右边明显更有力,那可能是别的问题。但大多数因为劳累、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脾胃虚弱,都是需要补和升的,只要方子用对了,身体会慢慢感觉到变化,比如胃口慢慢变好,肚子不那么胀了,人也有精神了。
说到底,调理这种问题,就像给生锈的机器上油、除锈,不能急着用猛力,得慢慢滋养,让它重新转起来。除了用药,平时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,按时吃饭,别太累,少熬夜,这些都能帮着脾胃恢复。毕竟,身体就像一棵植物,得好好养护,才能长得茂盛。我开这个方子,也是根据多年的经验,针对这类情况慢慢调整出来的,核心就是帮着身体把正气补起来,把气机提上去,让脾胃这个 “后天之本” 重新发挥作用,这样身体的各种不适才能慢慢缓解。每个人的体质、症状哪怕看着相似,内里的问题也可能大不相同,用药自然得跟着调整。写这些是想让大家多了解些相关知识,可别觉得症状像就照搬方子。身体不适一定要找医生,根据具体情况调方,这样才稳妥,也能避免误判耽误事儿,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
亲爱的各位网友,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。
在交流中,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,不知如何应对,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,存在健康困惑。
现向大家说明: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,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,为大家做辩证分析。
但因网络交流限制,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,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,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,望理解。
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,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,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,树立正确健康观念。
本文内容原创,如有转载请标明 “转自杏仁弘道公众号”,侵权必究。最后,希望朋友们再关注《杏仁弘道》及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》两个公众号,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!
版|权|声|明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万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